第269章(2 / 2)

只不过陆军方面的改动一直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的,不想海军那样一来就是弄一个大规模的发展计划。陆军的摩托化进程从二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到了今天后陆军只不过是加快了摩托化的步伐而已,而要完成全军的摩托化,这个过程没有个十几年是办不到的。

毕竟陈敬云也不是神仙,不能张张口就把全部陆军都变成摩托化部队了,这种事情那怕是有着充足的军费和技术支撑,也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退一万步说,就算一夜之间有上万辆坦克摆在中国陆军面前,中国陆军一时间也是找到足够的兵员来驾驶来指挥。就像海军的航空力量发展一样,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不是说造出航空母舰来就有战斗力了,还得有飞机,其实飞机也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需要舰载机飞行员。

有感于中曰战争中舰载机飞行员的不足,战争中中国的舰载机飞行员只不过损失了近百人而已,但是这已经极大的影响了中国航空母舰部队的调配了,后续作战中,各舰的舰载机数量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直到现在都没能够补足。按照海军部的预测,如果和一个海军强国开战时间达到一年以上,那么海军的舰载机飞行员就会因为损失过多而导致航空母舰的战斗力大降低,到时候很有可能出现空有航空母舰和舰载机,但是却找不到足够飞行员的尴尬事情。

因此,海军内部已经开始筹建另外三所航空学院,加大对飞行员的培训,而对现役的精英飞行员也是不鼓励让他们继续在舰载机部队里服役,而是挑选出一大批的人让他们担任教官。并强行规定了舰载机飞行员到了一定程度后继续晋升的话,必须有担任教官的经历,并建立了多个训练中队,装备训练机数量更是大幅度提升。

此外按照以往的经验,海军内部主张舰载机要多出航空母舰,不再局限于目前的六个舰载机联队,而是准备建立第七个舰载机联队,以便在战时舰载机部队出现损失后,有足够的舰载机部队对航空母舰进行补充。

1932年的春节国宴落下帷幕后,军方的海陆空三军按照着各自的计划发展着,而这个时候陈敬云也已经把视线从军事方面转到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上来,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是否强悍,说到底并不是军队本身决定的,而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力量决定的。要想在未来的世界大战中保持不败捞取战争利益,就必须把国家的工业经济这个基石打牢固了,毕竟有了大量的工厂才能够源源不断的造出大量的坦克和飞机来。

1932年,中国再一次掀起了大规模建设的浪潮。

于此同时希特勒正在率领纳粹党为了总统选举而努力着,他用着夸张的语言和手势为德国人民描绘了一个美好而虚幻的未来,届时德国人民将会亲手选择希特勒作为他们的领袖,带领他们一起进入极度疯狂的时代。

第七百一十章 希特勒的崛起

“驻德国方面的人已经汇报了德国方面的第二次总统选举,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在选举中大获胜利,其党魁阿道夫?希特勒获得了高达百分之三十七的选票。按照这个情况下去,希特勒主政德国是迟早的时期了!”外交部的顾维钧向着陈敬云回报着德国方面的事务。

说实话,顾维钧是有些不太理解为什么陈敬云这么关注德国了,这段时间连接让外交部接触德国方面,以便随时了解到德国的最新进展。虽然那说德国也算是一个工业强国,但是在顾维钧的眼中,德国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业强国而已,对于世界局势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

如果说一战中的德国还是世界一流强国的话,那么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随后又是被英法联手打压了十年,纵然二十年代中后期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得到了一定的复苏,但是这个时候的德国和一战时期的德国是两码事。

他自然是不知道陈敬云关注德国的原因是什么。

陈敬云之所以会这么关注德国,自然是和后世里的德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陈敬云虽然到了这个时代改变了很多事情,但是依旧有些事情是他无法改变或者说不像改变的,比如一战的德国战败,又比如德国纳粹党的崛起。

一战结束后,德国的土地被割让,但泽走廊的成立把德国本土和东普鲁士一分为二。二十年代里德国在经济方面也是不容易,二十年代中后期获得了来自美国的大量资本注入,这才让德国的经济重新焕发了生机。

然而1929年经济爆发后,美国人自顾不暇大量从外国抽调资本回国,短短两年内就从德国抽调了大约两百亿马克的贷款,而大量的贷款被抽走后一下子就让德国经济陷入了崩溃,银行倒闭,工厂停产,工人失业几乎是一下子就把德国逼到了经济崩溃的边缘。

而这种时候,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的纳粹党如同金星一样从德国政坛上崛起,1929年前德国纳粹党的党员不过十万人左右,然而到了今天他们的党员数量已经超过了一百万之巨,在1930年的国会选举中获得了高达六百四十万的选票,占据全部选票的18。3%,而纳粹党人现在也已经放出豪言,要在今年七月份即将举行的国会选举捞取超过百分之四十的选票。

纳粹党之所以崛起的这么快,和德国国内糟糕无比的经济状况是分不开的,从经济爆发后到现在,德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已经暴跌40%,这个年代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煤炭和钢铁产量都出现了暴跌:煤炭产量下降32.7%,钢产量下降65%。此外对德国工业经济而言至关重要的机械制造业产值下降62.1%,产品卖不出去自然也就没钱进口,德国的进出口贸易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暴跌,下降幅度高达百分之七十。

如此糟糕的经济状况很自然的就会让无数人实业,1932年的实业人数超过八百万,这还是把那些临时短工的人给排除掉了,如果加上这部分人的话,少说也有一千多万人没有稳定的收入来维持生活,而当时的德国总人口也不过几千万而已,经济危机不但让普通工人实业,同样也重创了中小商人,手工业者等。

经济危机时期的德国就是一个充满了愤怒和怨气的国度,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希特勒用着夸张的手势和语言为德国人描绘了任何一个德国人都无法拒绝的美好未来,于是乎人么开始把希特勒当成了德国的希望和救星,纳粹党快速发展并快速的在议会中壮大。

1932年7月31号,新一轮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收获百分之三十八的选票,一跃成为德国第一大党派,此时,任何人已经无法阻挡希特勒登上德国元首的宝座了。哪怕是德国总统兴登堡劝说希特勒和佛朗茨?冯?巴本联合组建政斧,但是被希特勒严词拒绝了,声称要求获得包括一切的整个国家权力。

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挡希特勒登上德国元首的宝座了。

获知希特勒的纳粹党赢得了德国国会选举后,陈敬云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给自己倒了一小杯酒独自庆祝。

陈敬云的庆祝自然不是诚心诚意的对希特勒表示庆祝,实际上陈敬云对希特勒并没有什么好感,对德国也没什么好感,好吧,既然说到这里,实际上陈敬云对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好感,包括他一手建立的国度。

他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这个利益包括了权力,包括了名望,包括了钱财,一切他所想要的东西。建立这个国家,发展这个国家并对抗曰`本和苏俄,大体上都是因为这些理由。至于他经常说的华夏复兴,口号说说就好,当真了多没意思啊。

说道根子里,他就是一个利己主义者。

但是他的个人利益是和国家利益结合到一起的,他率领国家打赢了战争,获得了胜利同样也能够为他自己收获庞大的利益。金钱他不缺,权势他现在也有了,名望也够高了,对于陈敬云来说,剩下能够追求的不外乎身后名以及一些虚荣心或者恶趣味了。

人的追求在不同阶段是会不同的,以前的陈敬云追求权势和名望,现在这些他都有了,就会开始追求内心里的虚荣心了,比如带领中国成为地球霸主?又比如弄点核弹随便扔扔,有些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坐在陈敬云的这个位置上是很难理解他的想法的。

这样的一个人已经是把中华共和国当成了自己的私产,这个国家是属于他的,而不是说他这个人是属于国家的。

现在的他彷佛就像是玩战略游戏一样,经营国家,发展实力,争霸地球,追求的是自己心中的爽快,至于拯救中华民族,那只是顺带的。

而在这场世界战略游戏中,有那么多的玩家,而他陈敬云只是其中之一。而已经把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当成了潜在敌对国的陈敬云自然是很欢喜看到德国陷入地狱的深渊的,只有德国在希特勒那疯子的带领下发起狂了,然后把整个欧洲搅的一团乱的时候,他才好浑水摸鱼嘛。如果没有德国来挑起世界大战,他陈敬云可没有信心单凭中国自己就掀起一场世界大战来。

尽管知道希特勒那人会在欧洲掀起一片腥风血雨,但是现在时间还太早,而且中国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坐看世界大战打的那么热闹而不管啊,等到了适当时机就去插上一脚,要想插手世界大战,就得需要足够的实力,不然学慈禧对全球宣战了也没人拿个正眼瞧你啊。

于是希特勒在德国乱搞的时候,陈敬云也是把大量的精力投入了国内的建设中来。

1930年陈敬云重新上台主政后,连续颁发了一系列的振兴工业经济的政策,为了避免进出口贸易的锐减带来的影响,陈敬云大力开发国内市场,用扩大需求来消化刺激国内工业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人口本来就多,虽然因为中国的多数民众收入偏低,导致国内自身的工业市场并不大,但是经过中国十几年的经济复兴,国内的市场已经扩大很多,加上贸易壁垒的存在,中国出口不了,但是外国的商品也不能进入中国市场了啊,这一部分进口货的市场被国内产品挤占后,让国内的工业也是缓过气来并继续发展。

中间虽然爆发了中曰战争,持续将近半年的中曰战争尽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经济,但是却是利大于弊,军工生产的刺激让国内轻重工业的发展得到了一个短时间的刺激,尤其是国防工业相关的重工业更是发展迅速。

1931年战争结束后,中国国内的各方面需求持续增加,进入了1932年后中国又是颁布了数个刺激工业发展的计划,国内的基础建设进入了一个更大规模的高潮,而这就导致了中国各方面的行业都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增长。

以国家工业基础的钢铁行业为例子,在经济危机爆发前也就是1928年的时候,中国的钢产量只有五百万吨左右,1929年的时候因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影响了钢铁行业的增长,1929年的钢产量为五百三十万吨。然而到了1930年的时候,陈敬云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其中大量的基础建设让钢铁行业呈现了爆炸姓的增长,达到了七百万吨之巨。1931年的时候因为中曰战争的缘故以及国内基础建设持续加速,使得钢产量达到了八百万吨。经济发展预计今年也就是1932年就能够突破一千万吨的大关。

1931年的时候中国的钢产量仅仅排在美国、德国、法国之后,排在世界第四,这已经算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钢铁强国那里,超过了苏俄很多,至于曰`本就更无法比的,而意大利、西班牙这些打酱油的国家就更不用拿出来说了。

第七百一十一章 养狗咬人

1931年中国的钢产量达到了八百万吨,而这个数字还在继续攀升,预计1932年的时候就能够突破一千万的大关。

中国的钢产量继续攀升,但是其他国家却是深受经济危机影响非但没有增产,甚至出现了产量大幅度降低的情况,各国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产量萎缩。

当然了这里说的并不是各国就只能生产出这么多钢铁,而是因为经济危机的影响他们生产出来了也卖不出去,美国的钢铁行业目前的产能远远没有到达上限,一旦市场有了需求,各国的钢铁产量都会急速攀升,这种情况不单单是中国如此,在其他国家也会如此,但关键的是,他们就没市场啊!

而中国的钢铁行业得益者国内市场的扩大,却是能够出现爆发姓的增长,让中国的钢铁产量在这短短几年内大幅度增长。非但钢铁行业大幅度增长,其他的基础行业比如化工、机械等行业都是出现了大规模的增加幅度,这些基础行业的发展也是直接带动了轻工业的发展,以轻工业中为代表的纺织业为例子,1932年的产值相对比1931年足足增加了40%,不但挽回了1929和1930年的损失,甚至还有着大幅度提高。

中国关起门来搞建设,在这场经济危机的大浪潮中犹如一艘巨船稳妥而高速的航行在海面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种成绩的背后虽然隐藏着诸多的问题,比如通货膨胀这个大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在高速增长的经济形势面前都是被掩饰掉了,国内的经济学家们一个个都拍着胸脯说中国的经济至少能够持续高速增长二十年以上。

对于政斧干预并拨款带动基础建设所蕴含的风险不是没人知道,经济发展司里的一票专家都知道风险,但是面对高速增长的经济形势让他们选择了无视这些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