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你们记一下……(1 / 2)

北颂 圣诞稻草人 3888 字 15天前

寇季一行谢座过后,分别坐在了桌前。

赵祯吩咐了陈琳一声,陈琳招呼了一声,便有宫娥和宦官,端着各色美味佳肴出现在了殿内。

以往宫里的宴会,上的美味佳肴,大多是烹煮出的食物,炒菜在汴京城风靡以后,宫里也多了一些炒菜。

赵祯吩咐御膳房做的菜,有蒸菜、炖菜、炒菜。

宫里炒菜用的是豆油,而非麻油,是从寇府学的,所以没有麻油那股味儿。

倒是飘散着一些豆油独有的香味。

值得一提的是,炒菜用的都是新鲜的蔬菜。

时间正值十月。

各色逐渐开始凋零,瓜果蔬菜不怎么常见,市井中很难见到,即便是见到了,也是一些晾干了的果干,也唯有宫里才有新鲜的瓜果蔬菜享用。

只不过寇季一行的目光没有在那色香味俱全的菜色上停留,反倒盯着赵祯,静等着赵祯开口。

赵祯等菜上齐了,见寇季等人都盯着自己,笑容和善的道:“诸位爱卿皆是朕的肱骨,在朕面前不必拘束……菜都上齐了,诸位爱卿可以开怀畅饮。”

赵祯、寇季等人用饭,可不是凑在一张桌上,所有人共吃一碗饭。

在大宋朝,皇帝宴请满朝文武,施行的都是分餐制。

一人一个桌,一人一份菜。

赵祯在说完话以后,对陈琳示意了一下,陈琳立马分出去了一些食物,拿到了一旁,让几个小宦官试吃,等小宦官没有表现出什么不适的症状以后,才小心翼翼的伺候着赵祯用膳。

寇季等人见此,互相对视了一眼,没有言语,一个个抄起了筷子,开始用饭。

寇季等人用饭,可没有赵祯那么多讲究,提起筷子闷头吃即可。

赵祯在哪儿一边吃,还一边赐菜。

觉得那个菜的味道好,就派人给后宫里的宠妃送去。

在后世人眼里,此举绝对是极不礼貌的举动,但是在大宋,特别是大宋的皇宫内,此举却是一份难得的恩宠。

能得赵祯赐菜,那就说明赵祯将此人放在了心里。

如此恩宠,是其他人难以比拟的。

赵祯一桌子的菜,自己吃了没多少,几乎全部赏赐了出去。

吃到最后,赵祯桌上就剩下了一盘子羊羔肉。

赵祯吃了两口,就赏给了殿里伺候着的宦官宫娥。

在宦官宫娥们的道谢声中,寇季等人纷纷停下了筷子。

即便是朱能、王德用二人没吃饱,却也不敢再多吃一口。

吕夷简和王曾二人桌上的饭菜几乎没有动,但他们却从赵祯吩咐动筷子,一直到赵祯停下了筷子,一直都处在吃喝之中。

简单的举动中,蕴含着的不仅是礼仪,还有一份道理。

一份为人处事的道理。

赵祯在寇季等人停筷子以后,吩咐陈琳将残羹剩饭撤了出去。

君臣九人在宫娥的伺候下漱了口,才开始聊正事。

赵祯四平八稳的坐在首座上,盯着寇季一行人道:“从太祖定下我大宋兵制的那一刻,到今日,已经过去了数十年了。

数十年时间,我大宋已经变得不同了,可兵制却从没有改变过。

如今我大宋幅员辽阔,治下添了数十州之地。

各地兵马镇守的辖地,也有了巨大的变动。

太祖定下的兵制,适合以前的大宋,却不适合现在的大宋。

所以,朕召集诸位爱卿入朝,准备商议商议此事。

朕决定变一变我大宋的兵制,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吕夷简在赵祯话音落地以后,主动开口道:“臣赞成官家的决定,我大宋的兵制确实该变一变了。”

赵祯革新兵制的决心,已经不可逆转。

为了革新兵制,赵祯可是跟寇季一起,下狠手将所有会阻挠革新兵制的人,挨个的处理了一个遍。

如今军中上下,但凡是能在寇季和赵祯二人面前说上话的,无人阻挠此事。

军中上下的武臣们都不阻止此事。

文臣们纵然有想法,也不可能跳出来跟赵祯和寇季二人死磕。

因为赵祯革新兵制,并没有动他们盘子里的肉。

他们反对此事,不仅讨不到好,反而还会被赵祯和寇季盯上。

所以他们没必要反对。

吕夷简深知此事不可逆转,所以不可能跟赵祯唱反调。

非但不能跟赵祯唱反调,还得努力的帮着赵祯完成此事。

因为大宋的兵制革新,若是成了,大宋的兵马因此变得能征善战了,那也有他吕夷简一份功劳在里面。

别看此事是赵祯和寇季在主导。

但他吕夷简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但凡是在他出任宰相期间,大宋朝出现的大功德,都有他一份功劳在里面。

“臣附议!”

吕夷简都赞成了,王曾也没有反对的道理。

“臣附议!”

寇季缓缓开口。

随着寇季开口,朱能、李昭亮二人也相继开口。

“臣也赞成此事,只不过改革兵制,牵连甚大,官家还需要小心应对才是,以免生出不必要的麻烦。”

曹玮也开口赞成了此事,只不过他在赞成之余,提醒了一番。

王德用开口,跟其他人皆不同,他盯着赵祯,十分诚恳的道:“臣从出仕到如今,没进过三衙,也没进过枢密院,不懂兵制上的一些大事。

但臣听官家的,官家需要臣怎么做,只管吩咐就是了,臣绝无二话。”

王德用是在借机表忠心吗?

不是。

他说的是真心话。

他就是这么个性子。

他没有跟寇季等人一样,保留自己的话语权,而是果断的把自己的话语权,交给了赵祯。

赵祯听完了寇季等人表态以后,满意的点点头道:“既然诸位爱卿都赞成此事,那我们君臣就议一议,这兵制,该如何改。”

赵祯说完这话,不等其他人开口,就继续道:“朕先抛砖引玉,朕以为,龙神二卫,应该裁撤。自从皇亲国戚和武勋们因为贪墨军饷,被相继问罪以后,他们各家中的子弟,也相继离开了军中。

如今龙神二卫中的各级武官,缺了近六成。

没个三年五载,恐怕补不齐,龙神二卫现在留着,至少三五年内不能动用。

朕不想白白养着他们,朕想让他们出去,去边陲,为我大宋江山出一份力。

所以朕决定裁撤龙神二卫。”

吕夷简等人听了神色各异。

唯有寇季稳坐钓鱼台,脸上的神色一点儿变化也没有,似乎早知道此事一般。

王德用在赵祯说完话以后,略黑的面孔皱成了一团,他声音沉重的道:“官家,若是龙神二卫被裁撤了,谁帮您守着皇宫?

您的安危,可是我大宋朝一等一的大事,绝对不能含糊。”

吕夷简等人纷纷点头。

赵祯笑着道:“王爱卿能把朕的安危放在首位,朕心甚慰。但王爱卿不必过于担心,朕虽然要裁撤龙神二卫,但却没有说要将朕的安危直至于不顾。

朕决定从龙神二卫中抽调出一万人马。

组从新的御龙卫。

届时,寇爱卿会为御龙卫配备上火枪和火炮。

火枪和火炮的威能,诸位爱卿中间有不少人见过。

一万御龙卫,手持火枪和火炮,其战力,可比龙神二卫加起来要强。

有他们守着朕,朕可以高枕无忧。”

大宋的皇宫不大。

所以需要守卫的兵马并不多。

龙神二卫中的大部分兵马,平日里都处在闲暇状态。

新建一万御龙卫,取代龙神二卫的话,倒是可取。

再加上金明池的上下虎翼,以及天武、捧日四支精兵拱卫,皇城和汴京城的安危都可以得到保障。

一万御龙卫,取代了龙神二卫。

一下子就省出了九万的兵马。

九万兵马无论是驰援边关,还是坐镇地方,对朝廷都有好处。

吕夷简等人思量了一番,凑在一起小声的商量了一番后,吕夷简看向赵祯问道:“那官家打算如何安置龙神二卫的九万将士?

龙神二卫中不少将士的家眷皆在汴京城,他们恐怕不愿意离开汴京城,去边陲等地。

到时候难免会闹事。”

赵祯笑道:“此事朕自然知晓,朕在跟寇爱卿商量过了以后,已经有了妥善的处置办法,此事容后再议。朕已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诸位爱卿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吧。”

赵祯不愿意说,吕夷简等人也不好追着问。

赵祯让他们开口说说自己的想法,他们自然不可能装聋作哑。

吕夷简沉吟了一下,道:“此前石元孙作乱,能够轻易的调动地方兵马,就足以证明我大宋的监军制度,仍有不足之处。

臣以为,当将监军制度,推行到部一级。

牢牢的将兵马掌控在朝廷手里,杜绝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吕夷简此话一出。

曹玮、朱能、李昭亮、王德用、种世衡等人纷纷皱起了眉头。

如今的大宋监军制度,就已经让武将们寸步难行了,若是再细分下去,武将以后在军中,可能就成了个工具人了。

武将在坐镇地方的时候,沦为工具人,那倒是没有多大影响。

可若是在边关,乃至在战场上沦为工具人,那是会出大事的。

曹玮年龄最长,也是被监军制度坑害的最多的人,在吕夷简提出了细化监军制度以后,曹玮想都没想,果断道:“此举不妥!若是军中的监军,推行到部一级,以监军的职权,随时随地,都能从武将手里夺取兵权。须知,武将在作战的时候,一定会用一些迷惑敌人的手段,若是监军不能理解,将其当成了畏战,夺取了武将的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