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中石油原始股(1 / 2)

80年代的中国研究员,要么躲在某个穷乡僻壤中教书做苦力,要么就被圈禁在某个研究所里。

无论胜利油田、大庆油田、中原油田、大港油田、长庆油田,有一个算一个,各家都有各家的研究院,而且麻雀不小,五脏俱全,往往有一两个门类,在重金投资下还有点名气。

譬如胜利油田的三次采油研究所,就是日后中石油的重点实验室。

苏城若不是借用了三次采油所的人员和部分设备,聚合物驱的研究肯定要往后拖后一年。到那个时候,至少专利转让的360万美元是没有了,数倍的超额利润也要降低不少……

正是为了充分利用资源,或者说,是为了补充资源,苏城才提出联合研发的概念。

若是没有其他研究所的帮忙,他要弄到充足的人手几乎不可能。

几家油田的领导互相看看,有些意动,但都没有说话。

苏城笑笑,也不多说啥,继续向前,引着大家参观。

到了三次采油所的陈列室里,就见400余项专利分门别类的放置。副所长商遨早有准备的等在里面,给大家做介绍。

只听,那一串串的专业词汇,如同断绳的珍珠项链,粒粒珍珠飞扬在天空,看似光滑明亮,但没有一颗被抓住的。

非技术官员出身的领导们,听的如梦如痴,好像有个外国人在面前不停嘴的讲话。

技术干部稍好一点,但也听的极费事。

苏城了解领导们的水平,知道他们听不懂,等商遨将复杂的部分讲完,就道:“三次采油所研究的聚合物驱技术,已经向部委申请了科技成果,不日就有批复。以这项技术的尖端程度来说,得到部级成果奖毫无问题,即使是国家的科学技术奖,也有很大机会。”

大家还是挺相信的。毕竟,国内每年能卖到国外去的技术少的可怜,聚合物驱的技术的重要性也毋庸讳言,得到几个奖项是很自然的。

有人就笑道:“恭喜苏厂长……”

“这个不用恭喜我。”苏城笑眯眯的回道:“成果奖的申请方,只有三次采油所,我们大华是私营企业,不追求这个。”

于是乎,所有领导都听懂了。

苏城提出的方案,是大华实验室出钱,其他研究机构出力,最终好处,由大华得实利,其他研究机构得虚名。

虽然有些人不情愿,但有些人是确实心动了。

像是研究所这种机构,别说赚钱难了,不亏钱就阿弥陀佛了。既然如此,若能换点虚名也是不错的。

当然,亦有自视甚高的,例如大庆的领导就歪过头去,说道:“丁辉,薛洁,你们可以去接触一下苏城,看看他们的实验室是怎么搞的。360万美元……不少了。我看,最好还是咱们搞自己的实验室。”

丁辉低下头,将他的双排扣大衣整理了一下,微微点头。

薛洁看看苏城,也没吭声。

等到午饭时间,就有人出面,招呼着众人前去用餐。

这个时候,大家松松散散的分开了,也就有人凑到苏城身边,询问起了细节。

并不是每个油田都像大*庆那样野心勃勃。诸如中原油田,产油量一天比一天少,基本是挖出多少钱的油,就要发多少钱的工资,这样的吃饭油田,好不容易有点收入,要么用来发福利,要么用来更新设备,至不济也要把钱投去勘探新油田,哪能花钱在研发当中。

虽然苏城投资1200万,产出了五六千万的收益,但这种事情,在领导们眼中可不是必然的。

这里的任何一个油田,都曾经大量投资于研究院,但能赚回来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基本上,假如石油部或国家有技术攻关项目,那各大油田都会像是猎狗扑食一样冲上去,可若是让他们自己出资购买设备,自己出资购买材料,自己出资进行研究,那就少有人愿意了。

这种情况同样发生在其他国企中。

简单的说,大家的研发部门都在等——等着国家有技术攻关项目分派下来,这也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

对大中型油田来说,苏城现在的行为,就很像是国家技术公关项目。

由苏城掏钱进行研发,产生的技术可以由参与企业免费享受,产生的技术荣誉也归属于研发企业。所不同的是,以前没有专利,而现在苏城拿走了专利。

饭局持续的时间很长。

苏城不停的谈话,谈话。

最终,七个油田中的两个,中原油田和大港油田愿意尝试一下。

苏城于是马不停蹄的赶往两地。他们的研究院都不算大,副厅级的单位,总共有三四百人的编制,但真正负责研发的不超过半数。

好在总有一两个能叫得出名头的人。从而继续分担聚合物驱的研发工作。

苏城希望下一代的产品能在1年内完成。若果哈利伯顿投入50个工程师和1000万美元的话,他就只能投入300个工程师和1000万人民币来对抗了

整个六月,都在忙碌中度过。

7月6日。

大华实验室装修完毕。

全新的实验仪器,以及数量众多的研究员,将这里塞的满满当当。

一些三次采油所的研究员,以及中原油田和大港油田的研究员,都直接来到大华实验室工作。

苏城亲自拉开电源,点亮了实验室的第一盏灯。

继而,气相质谱仪、液相质谱仪也相继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