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外汇呐(1 / 2)

遴选配套厂的过程中,要说最开心的当属黎涣祥等技术宅。

他们首先将制作简单和利润率低的配件给挑选了出来,然后又分别前往各家申请配套的工厂,进行巡视检查,并出具报告,从而评定究竟哪些工厂具有做这些配件的资格。

一时间,技术宅们俨然成了明星人物,即使是外厂经理老总们碰见他们,也要称兄道弟一番。

各家工厂组成的供货团更是常驻胜利油田机械厂,不仅为了从第一线获取资料,而且非常关心评审团的家属。帮他们搬米面,抬液化气,延医问药……

如是几周,常驻工作是否发挥了作用并不知道,但的确有不少供货团得到了供货资格。

毕竟,管理供应商是一个大难题,这个时代的国企没有经验,苏城也没有经验,所有人都在摸索的时候,供应团就比单独的供应商更方便了。

没几天,从大连重型装备厂订购的生产设备也运到了。

几百名工人,都围在道路两边看。

对他们来说,这是工厂发展扩大的前兆。作为工厂的主人,他们自然为这种发展而开心。

黎涣祥也乐呵呵的跑过来,对苏城道:“有了这套设备,咱们就是自产5000台减速器也没问题了。哎,苏厂长,让我也参加设备调试吧。”

“我看你每天跑去别的厂子挺开心嘛,有时间回厂调试?”苏城调侃的笑道。

黎涣祥老脸一红,又赶紧道:“有时间,有时间。”

转瞬,他又反应过来,气呼呼的道:“我去别的厂,不也是你吩咐的?”

跑了两周的工厂,黎涣祥的情商似乎略有提高。至少不会只盯着图纸看了。不过,当运设备的车队来到跟前,他还是看的目不转睛。

打头一辆解放卡车,像是游鱼似的,慢悠悠的游进来。司机大约给不少工厂送过设备了,非常熟悉流程的减速慢行,让工人们充分发挥嗓音。

黎涣祥将目光放在大连重工的旗帜上,自言自语道:“要是有一天,我们也能做重工业就好了。看看我这几天搞的,碎零件、低精度齿轮,箱体、游梁、井架,没劲。”

一会儿,采油工艺研究院的袁院长等人,都从车里走了出来。舒兰乖巧的跟在师父梁建国后面,促狭的向苏城挤挤眼。

“怎么是研究院的人?”黎涣祥熟悉的研究员说不定比本厂同事还要多。

苏城一边迎上去,一边低声道:“这些就是帮咱们调试机器的人。”

当然,厂长大人是不会放过这种机会的。老腰儿直挺挺的小跑过来。

同一时间,津石总厂的杜厂长和哈利伯顿的法瑞尔,联袂来到东*营。随行的除了津石总厂的十多人之外,还有另外两个美国人。

这么庞大的代表团,又涉及到外宾,自然受到油田极好的接待。就连书记薄荣阁下,也拨冗相见,畅谈了三个小时的中美友谊。

法瑞尔趁机道:“薄书记,我听说胜利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是否能够有机会参观一下?”

“当然没有问题,我马上安排。”薄荣笑的嘴都合不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