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民心(1 / 2)

溯心 奕浅 1937 字 1个月前

杨广早就料到废除《五教》的军令不会那么容易被实施,这次几位常驻江南的将军联名前来拜见杨广,也不过是因为担心将来被杨坚问责。因此杨广在他们面前坐下承诺,这件事会由他一力承担,并且希望在他离开扬州之后,这条军令不会形同虚设。

“并非孤不信任诸位将军,而是如今急需内稳,要一个意志坚定之人替孤坐镇,所以孤请萧小姐代为掌印,全权处理《五教》相关之事。”见几位将军面露不满之色,杨广继续安抚道,“萧小姐只负责《五教》事宜,其余军务她一概不得插手。”

杨广向众人拱手,颇为礼遇,道:“孤与诸位将军都是为大隋江山奔波,尤其是各位长期驻守江南,应已多时未曾北归。孤在这里跟将军们做个保证,此次江安之乱平定之后,孤便向陛下请奏,让各位返乡探亲。”

这些北朝臣子自去年伐陈大战之后便一直留守江南,思乡之情日益深切,如今得杨广一句承诺,他们心中感激,纷纷向杨广致谢。

杨广仍是谦逊温和的模样,对诸人道:“平乱二字,不光是平定乱贼,也需平定民心。孤知道各位心中担忧,所以孤既已经做了一个承诺,不妨再做第二个,那便是将来陛下如何追究,废除《五教》一事,孤必定一力承担,绝不拖累诸位。将军们都是我大隋的英雄,为大隋江山出生入死,孤与陛下都知道,断不会因为这些事而忘记诸位的功劳。”

杨广一再重申这件事,便是想要众人在他离去之后不要太为难萧夜心。眼见他们已不若方才来时的气恼,他便知自己的诚恳之态有了成效,随后便当众将印信交到萧夜心手中,道:“如今的扬州更甚建康,《五教》便是扬州维稳之心,孤将这件事交给你,你可不能令孤失望。”

萧夜心握紧印信,在杨广面前跪下道:“不敢辜负晋王重托。”

如此,杨广带着萧玚,和杨素一起赶往建康,萧夜心留守扬州,督查废除《五教》一事。

令行之初,萧夜心便命人全城张贴布告,将废除之事公之于众,并声明停止继续发行《五教》书目以及会将剩余的书籍焚烧,百姓甚至可以将家中的《五教》带去焚烧现场一并投入火中烧毁。

因有杨坚的命令,江南各地囤积了打量《五教》书籍,未免一次性焚烧的场面太大,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她决定分三日进行焚烧,并在焚书前诵读“禁《五教》令”,以杨广的名义向江南百姓致歉。

焚书第一日,只有少数百姓前来围观,甚至因为害怕被隋军捉拿,他们都故意躲了起来,悄悄看着萧夜心亲自将书稿丢入火中。

为了让百姓相信她的诚意,萧夜心让人在第二日假扮扬州百姓,跟他一起焚书,并且向他们致歉,还发放了贴补他们的钱财。

有其他百姓见状,不免行动,便上前想要探一探虚实,将自己家中的《五教》递给萧夜心道:“你能帮我烧了么?”

萧夜心笑道:“你若想烧就自己丢进去。”

一面说,萧夜心一面拿起一本《五教》朝火中掷出,道:“就这么简单。”

那人起先还在犹豫,可看着大火将那些令人痛恨的教条烧成了灰,他又觉得畅快,于是咬牙之下,他闭眼一丢,站在原地不敢动弹,待他睁眼时,面前又多了一本崭新的《五教》。

“若是觉得不过瘾,再丢一本。”萧夜心道。

那人狐疑地看着萧夜心,却还是忍不住伸手接过那本《五教》,又一次丢向火中——如今,他未闭眼,当看着书稿落入火中,那些长久以来的恨和怨仿佛随着这些书稿被大火烧尽,他觉得畅快多了,又问萧夜心道:“我还能再烧一些么?”

萧夜心命人又拿来几本,道:“就能烧这些,剩下的还要留给其他人出气呢。”

眼见有人尝到了甜头,便陆陆续续有人鼓起勇气上前焚烧《五教》,萧夜心早做了安排,让人妥善维护秩序,因此尽管场面越来越热烈,却也在控制之中。

除此之外,萧夜心还提出为城中生活窘迫的百姓提供适当的物资和钱财援助,只是引起了部分人的反对。

“废除《五教》之事已经如此声势浩大,传回大兴,恐引起陛下不满。如今书稿也烧了,萧小姐就安生一些,别再节外生枝了。”有人道。

“我是奉晋王之名来安抚扬州城的百姓,如今废除《五教》不过是缓解他们心中对朝廷的不满,如果他们无法过得安乐,无法在大隋的治理下获得和过去在南朝一样的安定感受,江南这一带便做不到长治久安。”萧夜心虽彬彬有礼,然而言辞间却未有退缩怯懦之意,道“得道多助,得民心者方得天下。晋王告诉我,如今的扬州更甚建康,要让江南的百姓甘愿臣服,我们不如就以扬州为试验,只要让其他人看见扬州在隋军的统辖下恢复生机,百姓顺服,官民和乐,那么那些反贼也就没有继续煽动百姓的理由。没有了黎民百姓的支持,再要灭他们,不是容易得多么?”

“可我们驻守江南军士们的军资本就不甚富裕,再要分给那些百姓,我们吃什么?就算我答应,底下那些将士们也不会答应。”

“赋税徭役皆从民来,上不恤下,下何以敬上?军民同甘共苦,互相扶持,如此方可万众一心,不是么?”

“怕就怕那些百姓冥顽不化,接受着我们的赈济,回头又与我们为敌,那不是得不偿失么?”

“驯服百姓其实没有那么困难,难在我该如何说服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