枷(2 / 2)

选填记忆 菱歌泛夜 1107 字 27天前

这种种,孟初当然不会知道。

那种想要把一切撕破的欲望必须落实在具体的不朽的事物上,才能为变动中的,随时有可能崩坏流逝的关系打上永恒的封印。唐仕羽以为自己并没有这样想,可他确实这样做了。

对人物关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后,唐仕羽定下了《眉间尺》的剧本。

或许自己是疯了,把剧本递给孟初之前,唐仕羽这样想着。

他还很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合理性,至少在剧本讨论会上舌战群儒时他没有掉链子。

他说《铸剑》原文最大的特征是超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以至于宴之敖这个角色成为了完全的复仇的符号,他的行为没有源头,结果也是同归于尽,太莫名其妙了。而且宴之敖拿的是干将剑,楚王的莫邪剑在哪呢,需要一个解释。

于是在唐仕羽的强烈暗示下,宁贵妃变成了宴之敖的长姐,成为秦楚两国交好和解的政治工具,莫邪剑的实际拥有者。

他要求编剧把宁贵妃写成楚王好细腰的源头,要求楚王对宁贵妃有类似于周幽王对褒姒的爱,还要求宁贵妃有高傲冷漠的特征,把手里的莫邪剑当小玩意儿,任情使性地把玩。

他要求宴之敖的一切行为都指向一个异常美丽的关于童年的记忆,并不是为了天下百姓黎民苍生这样无聊的政治议题,他是为了证明那种记忆不仅存在于他的脑海里而甘愿赴死的。

他要求最后一个镜头一定要是个闪回,宁贵妃在叁王墓前闭上眼睛,看到了宴之敖记忆中的画面,旷野、以及旷野中依偎的人。那时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干将莫邪,他们仅仅是拥有了人类文明早期初民的记忆,并且一起珍视、分享了它。

唐仕羽觉得他把一切说得太明白了,但他还生怕观众不懂,他简直不知道怎样才能让观众感到禁忌的选项是完全可以选择的,他对其中一位编剧透了底,“士为知己者死好像太老套了,我想要更有宿命感的故事,类似……《雷雨》。”

姚尹骜辞演宴之敖后,选角导演得到消息说新生代当红小生都可以纳入考虑范围,片酬不必多虑。然而每次选好了人去找唐仕羽商量,唐仕羽的答案总是摇头。他好像就是有各种各样奇怪的理由拒绝某人成为宴之敖,不仅标准一变再变,显得好像没有标准,而且态度十分强硬,连带着筹备中的新剧组一起心有戚戚。

“没办法,我来演宴之敖吧。”面对生无可恋的选角导演,唐仕羽无奈的抉择听起来可太无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