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阴谋嫁祸(1 / 2)

伪钞帝国 巡洋舰 2007 字 8天前

江竹帮大厅内,随着江涛愿赌服输将货运码头让给李卫国,那些来看热闹起哄的各大帮会大佬们也都陆续离开,只剩下江竹帮的几位核心成员。

“帮主,那小子也忒嚣张了,如此不给咱们江竹帮的面子,您撂个话,我这就去提他人头回来。”一个中年大汉说道,他一脸横肉,在江竹帮中地位不低。

“老三休要意气用事!那小子我们暂时不要动他!”江涛摇摇头,出言阻止。

“帮主难道怕了他不成?不就是一个假洋鬼子吗?当年就算真洋鬼子来了还不照样让大哥杀的哭爹叫娘!”那被叫做老三的大汉不解的问道。

“老三你懂什么?”旁边一个打扮的文绉绉的中年书生冷哼一声,说道:“那洋鬼子不过是打了一场胜仗罢了,却也只能在海上逞威风,这些年也没见他们敢进长江内陆来。咱们帮主认识多位水师将军,又岂会怕了那洋鬼子。帮主之所以没动那小子,一是今日来咱们江竹帮的帮会太多,人多嘴杂,咱们毕竟是输了,这脸面不能不要。二是那小子胆大包天,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说他图谋造反也不冤枉他。也正因为如此,我想帮主可能认为这小子跟天地会有关系,咱们可以不在乎洋鬼子,却不能得罪天地会。”

“还是老二看得通透,深知我意!”江涛勉强笑了笑,不管怎样他今日都落了面子,丢了货运码头这块肥肉,对江竹帮的士气和财产打击不小。

“原来如此!”那老三明白过来,却还是不爽的道:“可那小子也太嚣张了,不出这口恶气恐怕寝食难安。”

江涛同样咬牙切齿,不过却阴沉沉的冷笑道:“我自然不会让他好过,码头仓库里有一批货,真正的货主是天地会烈火堂的,老二你亲自走一趟,安排人把货偷偷运走,然后让天地会的人去找李卫国算账。”

那叫老二的书生同样阴笑道:“还是帮主厉害,这么快就想到了一箭双雕妙计!”

老三问道:“我咋没听明白,何为一箭双雕?”

见老二故意拿捏,笑而不语,江涛苦笑着摇摇头,对老三解释道:“码头仓库内的货物都是上了保险的,一旦损毁或者丢失都要我们江竹帮赔偿。如今码头在李卫国名下,一旦仓库货物丢失,李卫国就得赔偿。他刚刚得到码头,人员根本来不及更换,所以我们很容易下手。那批货是天地会烈火堂的,全都是兵器,对我们江竹帮扩张势力十分重要,我们把脏水泼到李卫国身上,让天地会的人出面弄死他,这样别人也怀疑不到我头上。”

老二这时忍不住说道:“那李卫国若不是天地会的人,肯定会被天地会的人砍死,我们则趁机拿回码头。若是天地会的人,也难逃责罚,天地会本就见不得光,就算怀疑到我们头上,也没有证据,奈何不了我们。”

“原来如此,还是帮主和二哥厉害,老三我自愧不如!”老三挠挠头,憨厚的说道。

江涛哈哈大笑道:“老三不必妄自菲薄,你虽然智谋略差我们二人一筹,但你功夫却高出我们二人,咱们三兄弟优势互补,将来这金陵地界上只有咱们称霸的份。”

“事不宜迟,我这就去办!”

老二起身,离开大厅。没多久,老三也起身告退:“那我去码头看看,省得这些小兔崽子们闹腾起来,坏了帮主的大事。”

“那好,你去吧,注意安全!”江涛点点头,对这憨厚的老三比对老二要略微亲切一些。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当老三转身离开时,这个看起来有些愚笨最不起眼的老三,在这一刻眼中却闪过一道异色,嘴角露出冷笑。

这是一位是深藏不露的主儿。

~~~~~

码头的事情李卫国只是挂个名,实际操作均由来自租界的英国商团负责。

从江竹帮回来后,李卫国便躲在教堂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约翰问他原因,李卫国只答复怕江涛报复。

当然,约翰是相信的,毕竟李卫国不过才十二岁,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他建议李卫国动身去上海英租界,毕竟他现在已经被任命为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了。但李卫国就是故意推脱不去,无奈之下约翰只好帮他向公使馆请假。

只有李卫国自己明白,他在跟英国公使馆讨价还价。

虽然有些狂妄自傲了,但身为人子,李卫国不得不硬着头皮也要先把他父亲救出来,而这只能靠英国公使馆帮忙了。

当约翰的信件放到英国驻华特命全权公使包令爵士的办公桌上时,这位刚刚上任的英国外交官非常高兴,因为他离开英国前接到的任务就是进一步打开清国市场,而李卫国帮助约翰得到江宁的一处货运码头,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原本包令爵士还对这个李卫国担任公使馆参赞一事心存疑虑,毕竟一下子就给一个东方人如此重要的职位,他自己也冒着很大的风险,认为对方不能胜任,本想故意刁难他给他这个艰巨的任务,却不料他竟然迅速完成了。

“这下你满意的吧!”

在包令爵士对面坐着的文翰爵士微笑着说道,他是前任驻华公使,一个月前刚刚卸任,正是他对清国的事情十分了解,才会建议包令爵士重用李卫国。

“这个李卫国的确很有能力!”包令点点头,接着往下看,旋即脸色沉了下来。

文翰爵士察言观色道:“怎么了?”

包令爵士冷哼了一声,说道:“刚表扬他很有能力,他就耍小性子了!他故意赖在江宁不走,说什么担心江竹帮的人报复他,这种伎俩也就约翰少校看不出来,分明是要我们公使馆给他好处。”